close
艾倫的退休基金投資分享:時間複利,養你一輩子!
稍早,我分享了一篇:
《三檔股票養你一輩子》。
之後,沒多久,一位朋友就回信給我,她說:
『艾倫,這是我最想要的投資方式。只是我一直在找那三支股票,您能給我意見嗎?是中華電信、台塑、台積電、或其他,例如金融股?』
於是,我找出了以往至今,持續研究了6-7年的一個長線投資組合。
這裡,有我想表達的答案,當然,若您要在2011年下半年開始著手這項計畫之前,還是需要自己重新動手去作整體的規劃和檢視。
需要的資訊,包含:
1.至少要有股票的月線圖。最好的工具是還能有10年線圖、18年線圖。
(以確定我們要找的股票,可以比較出當下介入的基期。)
2.長期配股配息政策表。
3.該股的產業、營運、未來發展評估報告等等。
4.財務報表:尤其要掌握現金、毛利等關鍵數字。
其實,這項功課,說起來很簡單,但是實際上還是有一點技巧。
回顧以往,我曾經追尋研究過不少的投資之道。
在我過去至今長期研究投資組合中,有一組投資組合的績效可謂:【驚為天人】!
那就是:「時間複利基期投資法」。(如下圖)
許多投資者,天天在股市裡,追高、殺低;
搶短、當沖的投資之道當道之下,
市坊間的書籍,也莫不是吹捧著:「當沖之技,股市印鈔機」!
但實際上,過去以往我也深嚐過短線投資之苦!
而經過2008年以來的大反省,尤其是在南部的研究期間,我再度認真去審視手上這一好比「珍藏6年於酒窖」的長線投資組合,期間的數字默默地給予我很大的啟發:
『苦苦追求於短線的暴利之道,不如細水長流的時間複利投資!』
人的一生,往往只需要好好掌握住幾檔長線的股票,簡簡單單的抱牢,參與配股;它們便可以養你一輩子,你相信嗎?!
在金融風暴前後約各三年的期間,我為自己規劃了一個「退休基金方案」。
這一方案,是按照自己的現金流,從2005 年開始,以一千萬為計算基準,並投入該筆資金的70%~80%,佈局購買當年經過我的決策系統分析,找出所謂【長線基期】的股票,約莫10檔,再透過約莫三個月的仔細閱讀這10家上市櫃公司的財務報表之後,加以評分,而得到:
1. 可成。
2. 中石化。
3. 宏達電。
4. 富邦金。
5. 鴻準。
並投入期初資金開始建立持股,如上圖。
由於,2008年之後,歷經了金融風暴,但相對於這一組基金式的投資組合,因連續三年參加配股,並且也以長線投資週期來降低很難避免的「外在環境風險」。2009年間,由於金融風暴的影響,讓股市再度獲得大幅上漲的契機之下,復將基金內的現金部位,拿出了約400萬加碼投資到:
1.2912統一超:穩定的獲利盈餘數字,支持了我加碼的動機。
2.3008大立光:有鑑於麗晶股價長線突破,我遂將 3008大立光納入基金組合!
這段期間,所有股票,完全遵循下列長線投資SOP:
1. 參與配股、配息。
2. 無論股市漲跌,擇機買進。
3. 每年配發的現金股利,納入基金現金部位一併作為加碼的籌碼。
4. 依據艾倫的決策系統、和長線投資基期,作為股票佈局依據。
5. 除非投資組合中的公司營運發生變化,持續持有。
相關的決策,包含:
1.財務分析:尤其,像是公司的毛利率、和年度配股配息政策,都列入考量。
2.不但參考基本面,也參酌技術面,避開景氣循環的負面利空因素。
3.兼容時間複利的概念。
4.隨時對產業的變化多做功課。
5.用時間打敗大盤。
上面的幾點當中,最難能可貴的是第五點:
→【用時間打敗大盤】。
因為很多投資人都知道:
【基金經理人,最難做到的就是長線買股不動!】
其實,我倒是認為,與其把錢交給別人,不如自己動手來做做功課!
長年下來,這幾檔股票含配息、配股、再加股價增值,合計市值已達由當初1000萬,累計增長到了5565萬元,累積報酬率370%,平均年報酬率達61.66%。假設把相同金額的資金,存在銀行放定存,6年下來,利息只有10萬多元,年報酬率相差將近600%之多。
儘管2008年金融海嘯,讓台股重跌 46%,但是,我們細細研究這一投資組合,和一篇《三檔股票養我一輩子》的意義相去不遠。該篇的作者,利用類似的投資組合,每月就能產生近3萬6,000 元的股息收入。不但抱股不賣,還打算用相同的股票再存4年,讓他的投資組合再增長1倍。按他估算,屆時,每年光靠股票配息就可以領超過72萬元,平均每月可領6萬元。
用這套方法,最大的好處是,不必管股價波動、不怕股災,也能賺進穩定的現金流,「這等於是自己DIY退休年金,而且是活多久、領多久,還可能愈領愈多!」這是該篇文章的上班族所說的實際做法。
打破觀念,不再賺價差!
而是 改賺配息,讓錢不斷流進來!
這也正是富爸爸那本書裡頭說的:
『讓錢來幫你工作!並且,我們可以從中獲得財富自由!』
羅勃特‧清崎(Robert T. Kiyosaki)曾說:
「好資產,必須能為你帶來持續性的收入。」
這幾年,我曾經下了大功夫在研究所謂的:「時間週期」。發現,若能將高配股配息股的時間複利,加上參酌大景氣循環週期對股票長線價格影響,就不難發現股市有所謂的「18年股價波動曲線」。為何是「18年」?而不是「6年」、「10年」、「20年」,這原因我也仔細去推敲過,只能說這應該是屬於「長線投資的致富密碼」!
在《三檔股票養你一輩子》那篇文章中指出大半的投資者,多半只想靠股票快速致富,每天看技術線圖、搶進殺出,總是賺小、賠大,賺兩萬元、賠10萬元。許多上班族,往往幾年總投入近200多萬元本金,10年下來,總計只小賺10%左右,平均一年才賺1%。「花那麼多心力,卻是白忙一場。」 這是該篇文章的主角蔡海茲所描述早年的投資模式。
我們不難從文章開頭的組合裡,發現到:
『富爸爸清崎是靠買入好資產,然後從資產中得到豐沛的現金,再進行投資,因此致富。』而在這裡,我們可以把目光放遠,試想:「日積月累下來,投資的資金如何成長?」多半的人熱衷於追求當沖或短線致富密技的當下,股海資金來來往往,財富很難靠著投資累積,反倒是能夠長線投資,利用時間達到複利的效果,反而更有十分驚艷的成果!
近幾年,似乎流行一股「慢活」生活哲學。
其實,股市向來也有一套「慢財」投資哲學。
如果您有興趣,我會看情況找機會把這些壓箱寶,慢慢拿出來和你們分享。
並期許,我的相關分享,可以真的對大家有所幫助,這才是分享的核心價值。
謹祝:喜樂平安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